《深圳市2025年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近日,深圳市发布了《深圳市2025年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推动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服务体系,强化全周期、全场景服务,更加突出以人工智能赋能服务创新,促进政府服务效率变革、模式变革,努力打造更适宜企业发展的市场化营商环境。
《工作方案》围绕政务服务、创新服务、人才服务、融资服务、空间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28条重点任务。
一是政务服务方面,提出构建面向企业全生命周期AI化专员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模式重构、推进AI+政务服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大编目、拓展初创企业增值服务场景、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搭建深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等10条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企业办事体验。
二是创新服务方面,提出推动创新基础设施向企业开放、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强化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开放对接、拓展“沙盒监管”施行范围、建立科技创新免责容错机制等5条重点任务,助力企业加速创新发展。
三是人才服务方面,提出加快编制重点产业高端紧缺岗位清单、强化初创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扩大技能人才企业自主评价适用范围、做好来深人才住房保障等4条重点任务,帮助企业更好引才用才。
四是融资服务方面,提出建立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创新初创企业融资增信模式、加强创业投资基金接续支持、加速发展“大胆资本”、强化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等5条重点任务,为企业注入加速发展的金融“活水”。
五是空间服务方面,提出加强创业空间保障、打造一批重点产业创业生态园区、提供“梯度化”产业空间、全力推动虚拟园区建设等4条重点任务,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此次发布的《工作方案》,与往年相比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突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例如,搭建深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汇集惠企政策一键直达、民企诉求问题办理、民间投资项目推介、要素支持保障、拓展国际市场、民营经济宣传等功能,积极链接国家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等各类平台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又如,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政策,形成信贷政策、财税政策、监管政策协同配合的高效支持和激励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支持民营企业茁壮成长。再如,支持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在能源、交通和水利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2000亿元以上项目等。
二是在全面做好各类企业服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做好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服务,加快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铺天盖地的格局。例如,进一步拓展初创企业增值服务场景,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大编目,并在初创企业登记注册时精准推送与经营范围匹配的行业政策,让企业在开办之初,就能快速获取各类公共服务渠道,享受惠企政策,推动实现“政策找企业,服务送上门”。又如,加速发展“大胆资本”,建立尽职免责相关制度,优化完善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创投机构考核,容忍正常的投资风险,推动各类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创投机构更加注重长期投资;建立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创新初创企业融资增信模式,推广“园区贷”试点业务,助力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再如,拓展“沙盒监管”施行范围,面向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主体制定“沙盒监管”规则,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入盒企业采取柔性监管措施,让入盒企业毫无保留地全力测试创新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心无旁骛地投身创新事业等。
三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更加突出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营商环境赋能,全面提升个人工作生活的品质化便利化水平,提高企业投资贸易的自由化高效化水平。例如,构建面向企业全生命周期的AI化专员服务体系,以AI技术赋能“深i企”平台,在找政策、办政务、找空间、找人才、找资金、找合作等领域,针对企业高频服务需求实现智能匹配资源要素并主动推送,加快实现政务服务“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感受度。又如,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积极推动政务服务模式重构,按照网办优先、智能辅助、窗口兜底的原则,运用“边聊边办”“视频导办”等技术,探索构建“一般业务自助办、复杂业务智能辅助办、疑难业务视频引导办、特殊业务主动上门办”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动政务办事从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