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场景名称

暗涵暗渠无人机巡检

场景需求内容

  使用防碰撞工业级无人机对排水行业的暗渠(涵)进行检测,补齐在黑暗、狭窄、危险、人员无法到达的场景内检测难的短板,有效解决暗渠(涵)污染、变形、堵塞等问题,推动坪山区以数字技术、智能设备促进管理机制、生产运营数字化转型。

联系人

陈坤 18675641217

单位名称

坪山区水务局

场景名称

大山陂、矿山水库智能巡检

场景需求内容

  将选取大山陂、矿山水库作为无人机、无人船等设备设备辅助人工巡检应用场景,实现人机互助,提高水库巡检时效性,进一步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联系人

李金萌 18575676658

单位名称

坪山区水务局

场景名称

AI+海防

场景需求内容

  筑牢反走私、反偷渡海上防线,实现船舶路径提取分析,船舶和人员进出港监测,船舶大小智能识别功能,对船舶接驳、异常停航、异常航速等进行预警分析;增强沿海水域海岸线的视频监控覆盖,并基于视频进行AI智能分析,包括渔船、渔民、海域异常事件的相关分析。   1.船只管理精细化提升:通过丰富和完善船只台账、乡镇船定位、进出港识别等数据,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海域内船只的动态信息。显著提高船只跟踪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减少误报和漏报现象。使得在恶劣天气或海况下,船只的监控和管理依然能够保持高效和稳定。   2.海域安全水平提升:精细化的船只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海上安全隐患,如非法捕鱼、走私、偷渡等行为。准确的船只跟踪和抓拍信息,为海防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执法依据,有助于维护海域的治安秩序。   3.应急响应能力增强:在海上突发事件发生时,如船只遇险、海上污染等,海防部门能够迅速定位并调动相关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和处理。   4.智慧监管水平提升:视频识别算法的应用,自动识别渔船进出港前后的人数变化,海防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非法活动,如人员偷渡等。渔民救生衣穿着状况的自动识别,有助于提升渔民的安全意识,减少海上安全事故的发生。

联系人

刘松 18682478657

单位名称

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场景名称

城市安全隐患风险事件智能识别

场景需求内容

  通过对全区现有2万路视频数据进行AI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并进行预警,并提供语音交互能力,建立风险事件汇聚和可视化展示平台,实现安全态势一屏展示和查阅。   1.从人工巡查到视频采集:通过引入智能视频抓取技术,实现对城市道路积水、行人横穿马路等城市安全风险的自动识别,并自动报警推送。预期每5分钟,对单一事件全区2万路视频完成一次全面轮巡。   2.从人工标注到智能标注:通过引入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现和预警,同时记录标签,支持统计分析和按需查找。包括智能分析算法识别风险事件并打标签,智能分析算法识别城市管理对象并打标签。   3.从手工查找到语音交互查找:通过部署ASR(自动语音识别)和NLP大模型,实现语音输入文字转换,理解文字内容和意图,并进行执行。支持按事件、对象、名称、地理位置信息快速查找所需要的视频资源,秒级响应。

联系人

聂锦荣 0755-85211922

单位名称

坪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场景名称

人工智能气象预报

场景需求内容

  研发深圳气象局人工智能区域精细气象预报系统,围绕台风、暴雨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利用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型开展区域气象预报大模型建设应用,提升大湾区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   1.高质量数据集提升模型准确性。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区域再分析数据集和历史天气过程个例数据库,为区域模型训练提供支撑。现有观测资料使用率达20%以上,生成不少于5年的高质量区域再分析资料数据集和包含台风、暴雨、雷达大风等多种本地典型强天气的个例数据库。   2.全流程驱动优化业务运行效率。开展高分辨率天气预报模型训练,从数据读取、模型运行、产品输出生成全流程优化,提升气象预报模型业务运行效率。实现业务预报时效较数值模式方法提升超2倍以上。   3.人工智能与物理融合提升模型预测能力。建立1km分辨率,1小时时间间隔的高分辨率人工智能区域预报模型,提升现有模型对中小尺度系统的预报能力,提升强降水精细化预报水平。   4.人工智能集合预报强化极端天气风险预警能力。通过不确定性估计和集合预报技术,为AI模型引入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建模,生成不少于30个集合预报成员,增强模型应对初始条件误差的能力,确保长时效预报的稳定性。

联系人

夏昕 0755-88398103

单位名称

市气象局

场景名称

应急智能化无人救援创新场景

场景需求内容

  研制一批险情侦察类、生命搜索类、物资保障类、消防灭火类、高危场景作业类、复杂场景救援抢险类、生命通道构建类、通信保障类等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无人化救援装备,集成相应图像、语音、视频智能识别、比对、分析模型算法,强化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全天候全域实战支撑能力,推动人灾直接对抗向依靠机器人减人换人模式转变。   1.智能化、无人化灾害救援装备研制。围绕旱风、森林火灾、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救灾需求,结合相关工作特点,开展一系列装备研制工作。   2.智能化、无人化事故应急处置装备研制。针对城市高层建筑火灾、地下有限空间等复杂危险场景,以及道路施工、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等重点领域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化工园区、海洋石油平台、油气长输管道、高陡边坡、高压电站、长大隧道等重点场景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等机器人与装备研制与应用,提升机器人在高风险环境的作业水平、复杂环境的智能化水平、恶劣条件的防护水平。   3.智能化、无人化综合保障装备研制。围绕极端条件下应急指挥通信保障、灾情侦察、个人防护等需求,推动应急救援人员个体防护、随身佩戴、手持器材装备减重增效技术,推动主战装备器材的小型化、轻量化和多功能化,特别是具备人员装备定位、生命体征、装备状态感知与信息回传技术的系列装备研制工作。   4.相关装备智能化应用。结合模型算法,满足火源识别、三维建模、灾情比对、人员搜索、燃烧物质分析等灭火救援工作需要,实现智能化检测、识别、定位、追踪目标,引导空中和地面消防力量精准救援等功能。

联系人

市应急管理局 张涛 13603009517 市消防救援局 刘展华 13823133242

单位名称

市应急管理局 市消防救援局

场景名称

AI+应急指挥和巡查应用

场景需求内容

  研发智能化应急管理辅助决策系统,运用垂直领域大模型与智能工程集成的方式,提供全流程应急管理智能化辅助服务,显著提升应急处置的效率和精准性,为基层网格员、执法员及应急指挥人员提供覆盖全周期的智慧化决策支撑。   1.科学巡查的智能问答系统。辅助基层网格员、执法员在巡查巡检过程中高效获取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及巡查要点等专业信息,提升执法专业性和准确性。推理准确率达到80%以上。每个网格员执法准备时间缩短50%以上。日均答复问题数量达到200次以上,问答成功率超过95%。   2.基于大模型的应急预案辅助决策系统。实现灾害应对中多维度信息的智能调度与推荐,提高应急指挥与救援效率。应急决策时间缩短30%以上。应急预案匹配准确率提升至85%。   3.智能问数功能。提升应急管理中业务数据查询的效率与准确性。数据查询时间缩短至3秒以内。查询准确率达到90%以上。每日处理问数请求量超过2000次。   4.多维耦合分析的风险推理系统。实现对灾害风险点的实时评估与预测,提升灾害预警与防控能力。推理准确率达到85%以上。风险点预警时效缩短至1分钟以内。每年支持风险评估项目500项以上。

联系人

张涛 13603009517

单位名称

市应急管理局

场景名称

​公安智能视频巡逻

场景需求内容

创新打造视频智能巡逻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提升路面各类案事件及异常动态苗头的预防、处置 效率,让公共视频功能前置到巡逻预防阶段,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安全隐患“察于未萌,止于 未发”,构建起智能视频等新技术赋能超大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 1.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全面转型。将公共视频功能前置到 巡逻预防阶段,实现路面各类案事件及异常动态苗头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制止。街头打架斗 殴、人员走失等警情同比下降 30%以上,异动响应处置时间缩短 20%以上,电动自行车等交通 隐患事件 5 分钟内处警率达到 95%以上,处警时间压缩 50%以上,因异常停车导致的二次事故 发生率下降 60%以上。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全面转型。 2.不断提高发现异常情况的效率,大幅释放现有的基层巡逻警力资源。通过上线智能巡逻功 能模块,实现异常行为预警信息的值守研判、警力调配、警情关联、督导反馈等功能,有效破 除传统的人工巡逻模式在空间、时间、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利用机器替代人力、24 小时不间 断运作,实现“投入一个警力即可全方位盯住一片辖区”。

联系人

市公安局 曾紫禁 0755-84450245

单位名称

市公安局

场景名称

交通警情 AI大模型智能接警处置

场景需求内容

构建一套以 AI 大模型为核心驱动的交通警情智能接警与处置体系,推动 AI 与警力的高效协同 作业,全面贯穿交通警情从接收到处置再到回访的全流程,实现警民互动的人性化与高效化, 达成警力资源的优化整合与高效运用,提升城市交通管理与服务的整体水平。 1.全流程警情智能分析:实现警情的准确分类、自动打标以及快速摘要总结工作,全面提升 警情处置的业务效能与质量水准。大幅减少人工在后台的记录工作,处置流程自动化率达到 80%以上,平均每宗警情处置时间节省 2-3 分钟,警情流转时间较之前缩短 50%以上。通过对 数据的学习和训练,大模型分类和标签的准确率稳定在 95%以上,需要二次返工处置的警情小 于 10%。 2.全场景互动体验优化:通过智能语音呼叫功能,满足交通事故、酒驾、道路拥堵等多种复 杂场景下,报警人复杂多样的沟通诉求。AI 机器人处置电话接通触达率大于 80%,对话中市民 要求转人工接听的通话数量<15%,有效增强警民互动的效率与质量,市民对警情处置的满意度 提升超过 10%。 3.全职能警力资源盘活:为城市交通管理与安全保障提供坚实且高效的人力与技术协同支撑 体系,将警力从诸如警情数据手动整理、常规咨询解答等日常重复性强且效率低下的任务中彻 底解脱出来,使其聚焦于诸如重大事故处理、复杂交通违法案件侦查等核心警务工作之上,警 力资源释放达 60%以上,警情处置综合效率提升 30%以上,全市接处警工作节省 1/3 的警力。

联系人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易泉 0755-84469354

单位名称

市公安局

场景名称

消防救援 119智能体

场景需求内容

  建设消防救援119智能体,提升城市消防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为维护公共消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AI赋能119指挥调度。运用大模型技术支撑119报警智能接警、智能调派、智能指挥、智能研判、警情处置质检等全流程工作,实现接警调度和作战指挥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满足“接警时间短、调度出动快、力量到场快、救援展开快”现代化消防救援需求,更高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AI助力城市消防治理。结合物联感知、视频监控、消防现场监督检查等图像资料,通过大模型能力实现消防隐患和火灾风险智能化监测预警,大数据分析重点风险区域,支撑针对性消防监管,辅助执法文书快速生成和引用法规条文智能参考,助力精准高效执法,实现“被动防控整治”向“事前预警防范”转变,有效降低城市火灾风险。   3.AI提升消防政务服务效能。满足多模态多场景的消防宣传需求,依托大模型技术实现宣传物料的自动生成和个性化推送、宣传效果的智能分析,更高效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运用大模型技术推行拟人化、自然交互的消防政务服务咨询、消防行政许可事项办理,为市民提供多样化、便捷化的消防政务服务。

联系人

刘展华 13823133242

单位名称

市消防救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