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搭建医工融合黄金桥梁 催化生物制造资本共振

来源: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4-24
人工智能朗读:

——“医工融合·创造未来”药械和生物制造投融资对接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主办,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承办,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等单位协办的“医工融合·创造未来”药械和生物制造投融资对接会成功举办。

  本次对接会探索“医疗+技术+资本+产业”全方位立体化创新范式,聚焦药械与生物制造领域,通过23个硬核项目的精彩路演,搭建起高效投融资对接平台。活动吸引医疗机构、创新企业、创投资本、银行等近200位代表参会,各方围绕产业前沿技术、项目投资价值等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我市医疗创新成果转化、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提供了资本纽带,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激活产业创新动能,着力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创新反应堆”。 

  【生物制造:重构产业格局的深圳样板】

  生物制造是解码生命密码的金钥匙,是重塑未来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力量。从合成生物学到细胞工厂,从基因编辑到生物反应器,深圳依托“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正在打造全球生物制造的创新发展高地。24日上午生物制造投融资对接会上,粒影生物、米倍生物、百葵锐生物等8家企业先后上台亮出“创新家底”,依托基因工程、“AI+”生物制造、类器官、3D打印等底层技术,重点展示了重组蛋白、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染料、多糖等前沿产品,生物制造新兴技术已逐渐渗透医药、农业、食品、个护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市场潜力。

  

  【医工融合:临床需求驱动的创新革命范式】

  医工融合是突破医药和医疗器械“卡脖子”技术的战略支点,是构建“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业转化”闭环的核心引擎。24日下午医疗机构创新转化对接会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从临床需求出发展示了AI智能精子筛选系统、肿瘤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电子药品、外周血管疾病的新型一体化球囊支架操作系统等15项临床转化成果,成果涵盖了微创手术器械、心血管器械、肿瘤精准治疗、传染病诊断及治疗等领域,展现了深圳医疗机构的“硬核创新实力”。

  路演现场,多家投资机构与行业龙头企业化身“提问先锋”,针对技术壁垒、市场前景、资本需求等关切点进行提问。路演单位以详实的数据、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经验,一一作出专业细致的解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充分展现出项目的价值潜力与团队的专业素养。

  本次对接会创新制定了“预约洽谈”精准对接规则,企业与投资机构可通过现场工作人员,预约感兴趣的路演项目开展“1v1”深度洽谈,打破了传统交流模式的局限,为双方搭建精准高效的沟通桥梁。各大机构踊跃参与,围绕项目技术细节、临床应用场景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极大提升了信息交互的针对性与合作洽谈的成功率,为后续投融资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重镇,拥有全国领先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与市场化基因,在药械和生物制造领域已构建起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汇聚了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创新企业,培育了一批高水平医疗机构,涌现一批具备医工融合产业转化潜力的创新成果。

  本次会议上,产业界、医疗界、投资界等嘉宾展开热烈交流,为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深圳将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产业融合方面的优势,主动作为,持续搭建高效对接平台。通过定期举办针对性更强、匹配度更高的投融资及成果转化路演活动,打造常态化“创新转化加速器”,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深圳市产业创新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全面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