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国首创“金融方舟”企业扶持计划 助企业抗击疫情渡难关
一、案例简述
主要做法:针对目前创投产业链中,成长期(VC)和成熟期(PE)投资已非常发达,但企业早期投资比较薄弱、社会资本进入的意愿较低的现实问题,为帮助初创企业跨过“死亡之谷”,弥补原始创新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不足,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卡脖子”问题,2018年3月,深圳设立了初期规模50亿元的天使母基金,出台配套的《申报指南及遴选办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杠杆放大、促进创新”原则运行,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2020年7月,天使母基金增资50亿元(总规模100亿元),健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助力创新驱动,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实施成效:截至2020年12月底,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积极拓展新型合作机构,主动接洽500余家国内外知名GP、CVC机构和技术源头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深圳天使母基金参股子基金投资项目275笔,项目数为238个,全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且均属于天使阶段。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项目数量居于前三位。2020年度,深圳天使母基金及管理公司荣获包括投中、清科、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等行业机构和南方日报、深圳商报、证券时报等官方媒体颁发的31个行业重要奖项。
二、案例亮点
(一)增资五十亿元,建立百亿天使母基金。深圳天使母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天使母基金增资50亿元,总规模至100亿元。
(二)探索运营机制,不断释放创新创业利好。出资比例方面:深圳天使母基金对单个子基金的出资比例设定为最高40%。投资项目方面:引导基金出资的子基金需100%投资于早期项目,以全面聚焦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孵化与发展。让利机制方面:首期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按子基金所投的每个项目进行让利,亏损则按比例承担损失,盈利则将所得收益100%让利给子基金管理机构及其他出资人。释放七大利好政策:一是放宽头部机构注册落地政策;二是放宽子基金规模上限;三是优化返投比例;四是增加申请机构类型与优化投资能力认定,将高校、科研院所、孵化器等项目源头单位也纳入子基金申请机构范围,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更好对接联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五是适当放宽天使项目的认定标准,调整企业成立年限、人数、资产和营收等方面要求;六是允许追加投资,进一步提升子基金对优质项目的培育效果;七是引入回购机制,提升财政资金循环利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