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其他专题专栏 > 深圳营商环境 > 创新试点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圳”在行动系列之八]深圳首创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协同云平台 “云端”执法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

来源: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7-19
人工智能朗读:

编者按: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深圳等特大城市的光荣使命。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1〕24号),按照国务院部署,市政府制定印发了《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深府〔2022〕13号),正式开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实施方案》从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构建国际接轨的开放环境、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12个领域的任务内容,并明确了要在今年落地实施的首批200项具体改革事项。为展示深圳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的做法成效,市发展改革委推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圳”在行动》专栏,陆续开展系列专题报道,供全市各区、各部门互学互鉴,共同提升!


深圳首创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协同云平台 “云端”执法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

  云上稽查,确权停网下架,整个处理过程不用3个工作日,采集自各电商平台的交易记录还能作为侵权证据在线调取后及时提交法院。

  昨日,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针对互联网电商时代知识产权纠纷的特征,该局依托“云端”执法,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多主体协调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鸿蒙协同云平台”,让信息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发挥大作用。

  深圳是知识产权大市,4月26日发布的《深圳市2021年知识产权白皮书》显示,去年深圳市国内专利授权279177件,同比增长25.5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2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443件,连续1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活跃的市场活动也让深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面临主体多、任务重的压力。特别是电商消费成为常态,新型网络仿冒售假行为给传统执法带来新挑战。深圳市市场稽查局知识产权稽查处汤钦棕科长告诉记者,由于网络违法行为存在虚拟性、跨地域性、跨平台性等特点,执法人员需要找出隐匿于虚拟主体后面的关联实体,并将网上的违法行为和事实进行固定和关联,这给传统执法增加了难度。

  “数字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就应该充分用好大数据技术这把利器,打通不同的数据池,形成合力,探索数字时代保护知识产权的新路径。”汤钦棕如是说。

  2019年,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在原网络执法专用工具“云上稽查”的基础上,组织技术力量自主研发了“鸿蒙协同云平台”,由多个功能组件集成,分别对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在这个依托协同平台构建起的知识产权保护生态圈里,囊括了行政单位、司法机关、司法鉴定机构、高校专家、企业、电商平台,实现了数据在线连通与响应,开放协作机制也保证了资源能力的可扩充性。

  两年来,“鸿蒙协同云平台”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实践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平台获评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第三届国家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优秀案例、市场监管十大智慧监管典型举措等。

  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11月被列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以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模式、方式和工具上继续先行先试。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职能单位、专业机构、主流互联网公司的参与,“鸿蒙协同云平台”的多主体协调联动本领亦不断延伸。

  今年4月19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协议,探索行政与司法关于知识产权数据证据互认的统一标准,健全完善以“鸿蒙协同云平台”为基础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汤钦棕透露,目前正积极与深圳海关和深圳检察院开展业务沟通,研究延伸覆盖更广的市场领域,推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及功能工具向服务型转化,向有需求的科创企业开放。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