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制度助企业重获生机 深圳法院一案例入选全省典型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2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燕)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10个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其中,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某精品包装公司破产清算转破产和解案入选。该案优先适用和解制度,让濒临破产的小微民营企业重获生机,是人民法院以司法创新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某精品包装公司深耕环保纸品包装,投入巨资定制高端生产线,取得了SA8000、SEDEX、FSC、ISO9001等认证及出口资质,70%产品远销海外。2020年,受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影响,叠加研发超前投入、资金链断裂、库存及设备短期无法变现等情况,导致大量诉讼执行案件。专项审计显示该公司资产负债率310%,已严重资不抵债,遂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2022年8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清算并指定管理人。该公司主要财产为专用生产线、存货、应收账款及认证商标等,清算变现难,清偿率较低,但股东已为企业经营垫付巨额款项,自救意愿强烈,法院遂引导各方由清算转为和解。经多轮协商,债权人会议一致通过和解协议,职工和税款债权一次性清偿,普通债权分两期清偿,整体清偿率较清算提升约6倍。2024年2月,法院裁定认可和解协议并终结程序,解封企业资产,帮助获得新融资,企业经营重新进入轨道。
该案典型意义在于,面对专业度高、品质优、仍具市场活力的初创小微企业,法院优先适用和解制度,通过债务重组与融资支持,既保障债权人利益,又挖掘企业再生潜能,帮助其平稳跨越初创风险,实现债权清偿率大幅跃升、企业持续经营和职工就业得以保障的多赢局面,为同类困境企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