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商会+司法”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龙岗为民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7月11日从龙岗区2024年企业服务大会获悉,近年来,为降低民营经济纠纷化解成本、推动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龙岗区发挥“统战+经济”优势,在深圳市首创“商会+司法”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挥商会“娘家人”的作用,将商会调解逐步建设成为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沿阵地,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2年,深圳市首个指导商会调解的工作平台——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坪地街道商会调解指导中心成立。龙岗法院与坪地街道商会签署《关于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将司法审判资源导入商事领域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此后,龙岗区不断总结坪地商会调解的工作流程与模式,将其打造成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模范样板。目前,在龙岗区各街道的迅速推广下,龙岗区成功实现了11个街道均建立了商会调委会及商会调解指导中心,实现“双覆盖”。
为确保“商会+司法”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模式的有效运行,龙岗区采取了多项有力举措。出台了《龙岗区商会调解培育培优行动方案》,搭建了以“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11个街道、12个行业商协会”为架构的“1+11+12”商会调解工作平台;编印了《“法院+商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商会调解手册》,为商会调解工作提供了规范指引;固化经费保障,将商会调解组织纳入财政支持范围,缓解了调解组织的经费压力等。
与此同时,龙岗区人民法院积极为街道商会提供调解指导、业务培训、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等全方位服务。通过建立分拨对接机制和在线联调机制,法院将适宜商会调解的案件及时分拨给各商会调解指导中心,并提供在线沟通协调和司法确认审查服务。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调解成功率,还确保了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在拓宽调解员选任渠道方面,龙岗区司法局吸纳了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法律顾问等在内的185名兼职调解员加入商会调解队伍。同时,组建了专业调解指导团队和“线上智库”,为各商会调解指导中心提供无偿的专业调解指导和司法服务。此外,还实施了综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了调解员的职业修养、法律素养和调解技巧。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龙岗各商协会调委会共接案1332宗,成功调解398宗,涉及金额1.05亿元。该项工作被列入2023年深圳市、龙岗区重点改革项目,还被评为龙岗区年度优秀改革项目,获中央统战部宣传推广。2024年,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公布了全国首批营商环境监测站名单,龙岗区坂田街道营商环境监测站成为60个获批监测站之一,是全国首个街道级“国字号”营商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