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其他专题专栏 > 深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 项目推介 > 民间投资动态

广东省委书记省长调研后,深圳向东再添产业投资新动力

来源: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2-04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向东再添产业投资新动力

  2024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投资大会上,比亚迪与深汕特别合作区携手完成了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三期项目的签约。该项目总投资高达65亿元,旨在建设电池pack线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工厂,预计年产值将超过百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比亚迪近年来多次追加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投资。

  此前,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曾莅临深汕特别合作区进行调研。在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黄坤明书记充分肯定了企业高效推进深汕基地建设的成果,并寄望其能继续扎根当地,充分利用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和便利条件,不断拓展生产研发布局,以实现规模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他也强调了龙头企业的重要性,希望比亚迪能发挥其带动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引领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深汕,共同打造产业新高地。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已初具规模。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全景。

  当前,深汕特别合作区正致力于打造深圳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的理想目的地,以及粤东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孵化器。这里构建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新型储能、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为辅助的“一主三辅”现代化产业集群,旨在成为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核心承载区。  

  今年1月,深汕小漠港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比亚迪的首条滚装运输船载着5000余辆新能源汽车扬帆起航。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深汕汽车产业的新篇章已经翻开,更预示着这里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高地。如今,深汕地区已经聚集了比亚迪、京西重工、延锋国际、东风李尔、壁虎汽车、佛吉亚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构建了一个完善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在7月8日召开的2024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投资大会上,众多企业家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描绘深汕汽车产业新城的未来蓝图,期待着世界一流汽车城的宏伟愿景早日变为现实。
“投资深汕,恰逢其时。”在大会上,多位深汕企业家代表现身说法,分享了他们在深汕的投资发展经历,并极力推荐深汕的产业发展优势。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何龙指出,当前汽车工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电动化变革持续加速,而智能化变革也开始提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只会越来越猛,不会停滞不前。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的二期项目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开工到投产,展现了深汕的“速度与激情”,这也为比亚迪的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力的产能支持。

  在大会上,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的三期项目也进行了签约,总投资高达65亿,主要用于建设电池pack线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工厂,进一步巩固了深汕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地位。

  此外,高端电子化学品的自给率问题曾一度困扰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然而,深汕特别合作区引入了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子公司中化学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凭借其在化工园区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方面的深厚实力和丰富经验,与深汕得天独厚的条件相结合,共同打造了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该产业园将为新能源汽车芯片制造提供关键的原材料支持,助力解决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中化学南方建投公司董事长杨志明在大会上热情邀请各方投资者加入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他表示,公司将充分利用技术、人才、资源以及产业链集成、生态圈集聚等一体化优势,助力入园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深汕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的新篇章。

  延锋内饰作为比亚迪的重要内饰配套供应商,已深度参与到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的建设与发展中。该公司在深汕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主要车型汉改款、腾势轿跑及仰望品牌系列车型RU9等业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项目落地前,深汕相关职能部门就已安排企业服务专员提供“一对一”的主动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目前,定制化厂房预计将于8月份移交,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投产。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现了深汕优质的产业环境和高效的服务体系,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且高效的产业环境的支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新能源汽车“深圳队”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大湾区强大且健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深汕特别合作区,曾一度被视为“一张白纸”,却凭借引入深圳及大湾区的创新、资本、人才等强大要素,精心构建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体,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为辅助的“一主三辅”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深汕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日益增强,主辅产业协同联动,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高地。

  一体压铸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革命的标志性成果,在深汕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球领先的一体压铸装备龙头企业力劲科技,在此布局了全球首台16000吨超级智能压铸单元,致力于生产技术更复杂、尺寸更大的汽车核心结构件,从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机动性,满足中高端市场的需求。

  在比亚迪这一新能源汽车链主企业的引领下,深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资,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构建了从汽车新材料、动力电池到整车制造和汽车贸易出口的完整产业生态。目前,已有包括京西重工、延锋国际、东风李尔、佛吉亚、壁虎科技等在内的超过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落户深汕,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同时,深汕还深耕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产业,形成了符合现代产业发展方向、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且独具特色的产业环境。深圳首个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在深汕挂牌运营,为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而鲘门高铁站片区的产业聚集区规划也预示着未来将为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智能转型提供助力。

  深汕特别合作区正致力于打造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通过集聚产业和人口,提升投资密度和开发强度,为产业落地提供优越环境,同时带动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

  港产城融合发展,对外联通新篇章

  深汕特别合作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深水良港小漠国际物流港,正步入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快车道。该区致力于强化集疏运功能,使得小漠国际物流港的“深汕速度”日益显现。随着航线的不断丰富和港口配套的逐步完善,汽车出口、海工装备等临港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

  高效、便捷的厂港联动服务圈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从而构建了完整的产、运、销汽车全产业生态链。值得一提的是,小漠国际物流港还是深圳唯一开通汽车滚装业务的港口,预计到2024年,其汽车年运输量将超过7万辆,到2030年更是能达到100万辆,汽车外贸总产值也将突破3000亿元。

  此外,《深圳市2024年促进汽车出口工作方案》的印发,进一步推动了深汕汽车“产运贸”的一体化发展。新开通的“小漠港-欧洲”“小漠港-南美洲”等航线,以及不断完善的中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都为深汕汽车产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6月,通港大道的全面通车更是将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与小漠国际物流港紧密相连,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效率。展望未来,深圳正积极布局海洋装备制造、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新能源等产业,而小漠国际物流港作为深圳港“一体三翼”布局的重要一环,必将在推动深圳港空间发展、服务功能拓展和竞争力提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