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693966093K/2025-00235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5-03-10
名称: 深圳市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1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深圳市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

发布日期:2025-03-10  浏览次数:-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有关工作安排,按照深圳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制定本计划。

  一、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情况

  (一)安排原则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新质生产力在交通运输、科技及产业配套等领域布局一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以点带面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进一步提高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聚焦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引领带动作用,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围绕“四个先锋城市”和“低空经济第一城”,加大通信、感知、导航、监测、气象、算力等智联网络建设,提升城市运行数据管理、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打造承受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

  ——聚焦补齐社会民生服务设施。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和供应,积极推动“一老一小”和民政福利设施项目,加快文体、教育、医疗和生态环境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民生福祉,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在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资金基础上,创新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工作机制,发行利用地方政府债券1000亿元以上,补齐高校、医院、新基建等各领域项目市财政资金缺口。

  ——聚焦“十五五”项目谋划储备。加大“十四五”规划项目资金保障力度,确保规划任务目标顺利完成。围绕“十五五”我市发展目标,提升重大项目预研能力,做好“十五五”市政府投资项目谋划和储备资金保障。

  (二)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2025年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规模为402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共预算。根据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安排,2025年市本级政府投资重点投向科技产业创新、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民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四大领域。

  ——科技产业创新领域:不断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深圳医学科学院及深圳湾实验室永久场地、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升级换代、深圳中能高重复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一期等创新基础设施项目。打造“智慧城市”,重点推进政务云二期、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一期等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加强政府对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对市级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安排专项补助,逐步完善龙岗、龙华、坪山等重大制造业片区交通、市政、公共配套服务功能。

  ——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逐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五期、穗莞深城际、深大城际等轨道交通实施进程,加快建设高快速路、机场、港口、综合管廊等项目,加大机荷高速改扩建工程、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东部过境快速完善工程、龙城北综合车场工程等项目保障力度。强化水源安全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推动茜坑水库、西丽水库、径心水库等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社会民生服务领域:持续提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深圳歌剧院、深圳自然博物馆、文化馆(新馆)、国深博物馆等项目建设。优化多层次教育发展体系,重点保障第三十七高级中学、市职教园公共配套设施(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汕校区、南方科技大学半导体学院、深圳海洋大学(一期)等项目。加大“高水平”医疗卫生投资强度,逐步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三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二期、市第三儿童医院等项目建设。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松岗车辆段上盖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推进深圳市沙湾河截排工程、大空港新城区截流河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提高防洪(潮)排涝能力。加快构建“一脊一带二十廊”生态骨架,推进观澜森林公园一期、松子坑森林公园、市儿童公园品质提升工程、坝光海滨公园等项目建设。

  二、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政府投资项目经济实用、集约高效、厉行节约原则,压紧压实建设需求,从严从紧审查审批,坚决杜绝建设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更好适应当前我市财政资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质量和水平。强化项目收尾阶段管理,按规定办理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工程验收、项目验收、财务决算、资产登记等相关手续。加强项目后评价管理,对已完成项目目标、效益、作用和影响等进行系统客观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二)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项目进度和资金支付监测,针对在线监测、现场核查、审计、督查等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保障政府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全年实行“调慢补快、滚动安排”机制,强化资金统筹调度,对于因客观原因导致年度投资计划不能正常落实的项目,按照规定及时调整并将调出资金用于进度加快的项目。拓展项目资金保障渠道,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一般债等政策。加快基础设施REITs发展,调动盘活存量资产、回收筹集的资金用于新的补短板项目建设。积极推行项目资本金制度,引导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参与我市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项目建设。

  (三)提升项目协调调度水平。压实年度目标责任、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创新项目现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重点投资项目“1+10+22”指挥调度机制作用,依托对接国家部委专班及市并联审批服务专班,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市投资主管部门会同相关单位加强部门数据联通和高效共享,全面链接智慧投资系统数据库与重点项目调度平台,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与项目BIM模型、投资进度曲线相结合,提高政府对投资项目的调度管理水平,完善项目预警机制、加强项目群管理,促进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四)提升项目建设管理质效。强化“质量、安全、进度、投资、合同”五大控制,全方位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能力,确保工程对市民生命财产负责、对城市安全负责。建设单位需全面落实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全面履行工程建设管理职责,保障合理工期进度。各参建单位应切实增强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风险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问题导向,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要立即整改,重大安全隐患落实专人跟踪,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程生产安全。